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行业资讯频道>教育>热点>快讯>

回归自然,这所学校有块“田”

回归自然,这所学校有块“田”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是什么样的特色课程有如此魅力,让一所刚刚升级改造的附属小学能够脱颖而出,获得如此殊荣?

原标题:回归自然,这所学校有块“田”

——龙华区教科院附属小学获广东省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成果一等奖



深圳商报06月19日讯  6月15日,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深圳市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成果展示交流会上传出消息,龙华区教科院附属小学的《生态体验模式下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构建与实践》,荣获广东省第二届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成果一等奖。


是什么样的特色课程有如此魅力,让一所刚刚升级改造的附属小学能够脱颖而出,获得如此殊荣?


回归自然这所学校有块“田”


龙华区教科院附属小学位于龙华区观湖街道新田社区。一进校园,就会被一片绿油油的稻田所吸引,微风吹过稻田散发出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几只小鸟不时飞来觅食,静下心还可以听见此起彼伏的蛙叫,伴随着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和美好。


为什么在深圳这样寸土寸金的学校里会有一块田?这些田有什么作用呢?校长吴少文说,龙华区教科院附属小学原名新田小学,8年前,他刚调任这所小学时,那是一所基础设施落后的村办小学。周边的居民以客家人为主,生源的基础也比较薄弱。


如何找到这所学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吴少文一直在思考探索。在探索过程中,吴校长发现现代城市儿童存在“自然缺失症”,再加上劳动教育的弱化,学校生态教育内容和体验的严重缺失,都对孩子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塑造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面对这一现状,吴校长始终秉承“日新其业,润田致真”的校训,在“善教育,法自然”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将“自然主义教育”融入学校的校本课程,以新田社区原有的“田文化”传承为切入点,因地制宜,在校园里开辟一块教育田,逐步打造校园体验学习空间,建立生态体验式实践基地,让孩子们在无处不在的真实情境中学习成长。


2011年,学校开始以“田”做文章,开辟了“水稻田”综合实践基地,开始了“校园种水稻”校本课程活动的探索,让孩子们走进自然,亲身经历水稻生长过程,在设计、观察、统计、调查、种植中,让课内与课外、社会性和自然性、科学性与人文性有机关联。


因为有这一片田,孩子开始爱上了学习,他们在稻田边观察水稻的生长,自己种植和采摘蔬菜水果,在这里他们学会观察和思考,爱上了劳动,也体会到劳动成果来之不易。


围绕实践基地


开展多学科整合教学


8年来,随着生态体验校本课程不断升级改造,教学楼中庭不仅有水稻田,还开发了蔬果园、野果园、生态池等体验空间。每个楼层的走廊上种上了百香果、金银花等植物,教学楼的楼顶上也被开发利用,所种植瓜果蔬菜、花木、中草药等植物品类达100多种,建成了一片面积达8000平方米的学生体验式实践基地,这为孩子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体验学习空间,使他们能够亲历种植过程,认知生命的成长规律,也使得基地四季都能够服务于教育教学。


自2012年2月起,学校以“校园种水稻”为主题,在吴少文的带领下,全校老师积极开展多学科统整的探索,积极将各学科与生态体验校本课程进行融合。


思想品德课上,老师带领着孩子去采摘金银花,孩子们一边采摘,老师一边讲解金银花的药用功能。课后,老师让孩子们去了解中药店里晒干的金银花价格,然后将课上采摘的成品换算成市场价值。在这过程中,孩子们深刻认识到劳动艰辛及劳动果实来之不易。


语文课上,老师带领着孩子们深入田间地头,观察植物的生长和变化,写观察日记,并开发了《青青园中葵》系列校本课程。数学课上,老师让孩子们用数学公式计算种子的发芽率,学习计算土地面积。


美术课上,老师带领同学们,用自己画笔描绘出校园里四季不同的风景……


吴少文说,“校园种水稻”提供了一幅无限延展的生活图卷,其中所蕴藏的知识、问题、活动形态,随着植物的生而层出不穷。每一个生长阶段都有相当稳定的学习内容,可以据此进行有目的、有系统、有层次的课程开发活动,使得依托情境进行统一主题下的多学科统整的探索日趋成熟,逐渐形成了该校独具特色的学科统整“附小范式”。


在“校园种水稻”这门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学校又开拓了《触摸春天》《稻田童话》《废纸的美丽蜕变》《七彩园艺》《陶艺乐缤纷》《果香小镇》等一系列校本课程。


此外,从2018年开始,作为龙华区“智慧校园”实验校之一的附小开始在体验式实践基地中引进了物联管控技术。基地内的摄像头能够进行实时监控和同步直播;而传感器则能够实时监控土壤的温度、湿度等,并能及时反馈数据,为师生的学习研究提供精确的数据与分析,让研究性学习走向新的高度。


同时还依托同步课堂技术使优质的课程资源能够同步辐射到周边兄弟学校,发挥了附小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让“田”文化得到无限延展,也让这块“田”插上了智慧的翅膀。


回归教育


让教育回归原点


自2011年开辟这块田以来,龙华教科院附小师生积极参与这块田所衍生的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丰富了校园生活与生命成长的体验,收获了各级各类荣誉。此次获得广东省特色学校一等建设成果奖,可以说是对该校“日新其业,润田致真”校训的最好诠释。


面对城市化所带来的教育领域自然缺失症,龙华教科院附小没有以“应试教育”的唯分数论去逃避教育所应该承担的责任,而是深入挖掘学校文化底蕴,抓住“田”这一学校发展的关键事件,积极开拓自然教育体验场景,逐渐生成系列化的“清新自然”课程,建构了“自然体验教育”的新生态,极好地展现了教育人的责任担当。而这,与龙华区积极教育的理念与品质极为契合。


“我们要培养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应试的工具”,吴少文强调说,“我们要从自然中收获知识,反过来,用所学的知识又来保护自然,我们培养的孩子要能在粤港澳大湾区里生活生存,为大湾区服务。所学为所用,所用为人类。这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回归教育,回归自然,回到教育的原点,让学生站在教育的正中央,让学习真实地发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真正赋能!”(徐 丽)


[责任编辑:陈亚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