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行业资讯频道>教育>头条 >

宝安首批“文化名家工作室”挂牌成立

宝安首批“文化名家工作室”挂牌成立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25日,宝安首批“文化名家工作室”-宝安文化名家张伟明文学工作室、黄永珍编剧工作室挂牌成立。

原标题:

发挥名家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宝安文艺事业发展


宝安首批“文化名家工作室”挂牌成立

“张伟明文学工作室”——创作精品加强人才梯队培养


“黄永珍编剧工作室”——对标国际讲好宝安特色故事


出席授牌仪式领导与工作室“领衔人”黄永珍(左三)、张伟明(右三)合影。


宝安日报2019年1月28日讯  25日,宝安区首批“文化名家工作室”授牌仪式在流塘阳光花园举行。在授牌仪式上,宝安区文化名家张伟明文学工作室、宝安区文化名家黄永珍编剧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区文体旅游局副局长叶慧明、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刘明军、区青少年服务中心(青少年宫)二部部长张林等有关领导出席了揭牌仪式,并为名家工作室授牌。


为进一步加强宝安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发挥文化名家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宝安区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宝安区文体旅游局经过申报、评审,决定对首批“文化名家工作室”进行授牌。扶持“文化名家工作室”旨在重点创作一批影响大、具有地方特色的公益性文化精品和项目,提升宝安区文化软实力。据了解,“文化名家工作室”以挂牌名家(称“领衔人”)为姓名命名,并实行挂牌名家负责制,工作室必须常年开展正常稳定的活动,并具有示范性和地域代表性,文化特色鲜明。


在授牌仪式上,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刘明军宣读了《关于对首批“文化名家工作室”进行授牌的决定》,出席活动领导为宝安区文化名家张伟明文学工作室、宝安区文化名家黄永珍编剧工作室进行了授牌。区文体旅游副局长叶慧明代表宝安区文体旅游局向“张伟明文学工作室”的和“黄永珍编剧工作室”提出几点要求:要强化规范意识,做到有阵地、有制度、有活动计划、有学习资料、有记录、有经费安排;要强化传承意识,充分发挥文化名家的引领作用,加强人才培养,形成人才梯队;要强化创新意识,创新创作手段、拓展创作空间、培育新的形态,坚持开放包容,推动观念、风格、流派切磋互鉴,不断激发文化创造活力。


聚焦宝安首批


文化名家工作室“带头人”


在宝安区首批“文化名家工作室”授牌仪式结束后,本报记者采访到“张伟明文学工作室”的和“黄永珍编剧工作室”的“带头人”,听他们畅谈工作室的未来……


“张伟明文学工作室”——


创作精品加强人才梯队培养


“我是一个创作很较劲的人,好的文学作品要有真正让人震撼、感动的内容,文学创作不能少了真实和质感。”作为打工文学最早的践行者与倡导者,张伟明一语中的,说出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独到见解,“工作室接下来还是要以文学精品创作为首要发力点,包括后打工文学精品、城市文学精品、评论精品等。”


张伟明认为,工作室的“带头人”,必须发挥传帮带作用,加强文学人才的开发与培养,形成人才梯队,推动宝安文化人才建设。“不定期地组织工作室成员开展小而精的研讨会、论坛、讲座等,打造交流沟通的平台,引领宝安文学、深圳文学向纵深发展。”张伟明说。


“黄永珍编剧工作室”——


对标国际讲好宝安特色故事


“宝安是深港文化之根,作为一个文化人怎样去把握这座城市的特点,从而创作富有宝安特色的文化艺术作品呢?”黄永珍首先抛出一个问题,紧接着自答道,“对标国际,立足本土,通过戏剧的形式,讲好宝安故事。”编剧是生产线上很重要的一环,马虎不得,务实、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作为工作室的“带头人”,黄永珍说:“先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组织、培训、辅导创作,才能对得起这方热土。”


谈及2019年的工作设想,黄永珍拿出手机,翻开备忘录,清晰明了:“一是要进一步对大型现代粤剧《岭南春早》《天下第一拍——凤飞九天》精雕细琢,讲好宝安故事;二是要为广大来深建设者写一组歌,暂定为《我爱,我在》,通过这种形式为他们留下属于他们的文化符号。你看,这是大致方案……”(记者 赵盼盼 通讯员 朱琳 左汀汀 文/图)


[责任编辑:曹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