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行业资讯频道>美食>重点推荐>

食品产业将成为深圳下一个风口第五届国际农业基因组学会议暨深圳国际食品谷研讨会在深举行

食品产业将成为深圳下一个风口第五届国际农业基因组学会议暨深圳国际食品谷研讨会在深举行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中国农科院和深圳市政府将依托基因组所,在现代农业、食品营养健康等领域开展全方位的深入合作,共建深圳“国际农业食品科学中心”,共建深圳“国际食品谷”,探索农业和食品发展的新模式,实现产学研资一体化发展,保障人民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

图为研讨会现场。深圳商报记者李博摄

【深圳商报讯】(记者张妍通讯员赵华姚庆磊)11月21日,第五届国际农业基因组学会议暨深圳国际食品谷研讨会在深圳市大鹏新区召开,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一级巡视员周云龙,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深圳市副市长黄敏,及近800位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企业家参会。

本次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下称“基因组所”)、英国《自然·遗传学》杂志、国家农业基因组科技创新联盟、深圳市大鹏新区等单位共同举办。大会主席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斌及《自然·遗传学》杂志主编共同担任,并邀请了包括10位中外院士在内的40余位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生物组学大数据赋能现代农业和食品产业”主题进行精彩报告,旨在推动生物组学大数据在生物育种、个性化食品开发等领域的应用。

我国科学家主导完成70%重要农作物基因测序

据了解,我国是世界上较早启动农业基因组学研究的国家之一,水稻、黄瓜、番茄等农作物基因组学等领域研究水平已居世界前列,我国科学家主导完成约70%重要农作物基因组测序与分析工作,克隆了大量的产量、品质、抗逆等性状基因。我国领衔利用生物组学大数据推动生物育种变革,培育和推广了一大批适宜于绿色农业发展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作物、畜禽优质新品种。

周云龙表示,农业基因组学技术,在种业领域不仅能大幅提高传统育种效率、设计“定制作物”,而且可为食品安全和生物安全服务,利用合成基因组学技术还可能颠覆农业生产格局。他相信,本次会议会为我国农业基因组学发展和促进国家粮食安全带来新的机遇,同时希望以基因所为代表的科研单位、涉农高校、相关企业和广东省、深圳市政府,进一步加强基因组学的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攻关,为现代种业发展提供不竭的技术支撑。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深圳国际食品目标:世界一流食品科学中心

今年4月,农业农村部和广东省政府签订了《共同推进广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合作框架协议》,中国农科院和深圳市政府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广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示范引领全国乡村振兴整体推进。据协议,中国农科院和深圳市政府将依托基因组所,在现代农业、食品营养健康等领域开展全方位的深入合作,共建深圳“国际农业食品科学中心”,共建深圳“国际食品谷”,探索农业和食品发展的新模式,实现产学研资一体化发展,保障人民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

吴孔明表示,中国农科院积极落实合作协议相关内容,将依托基因组所与该院加工所、质标所、营养所及海内外食品科学科研机构,筹划建设中国农科院深圳国际食品科学中心。该中心将以保障食品安全和改善公众营养健康水平为目标,从公众的餐桌出发,从公众对食品的需求出发,打造“从餐桌到农田”逆向全链条全过程科技创新模式,从消费端梳理挖掘公众对于食品科技的重大需求,完善我国现有的“从农田到餐桌”的科技创新模式,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食品科学中心。

深圳着力培育高端食品产业集群

《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明确要求深圳先行示范,打造民生幸福标杆。黄敏指出,深圳食品安全能否走在前列、勇当尖兵,关系到深圳能否成为民生幸福标杆城市的大局。

继电子、通讯、软件等产业后,食品产业将有可能会成为深圳“下一个风口”。黄敏表示,通过国际食品谷建设,深圳将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食品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国际一流的农业食品科研,吸引和培育国际农业食品创新人才团队,建设食品营养重大科学工程,优先布局一批食品科学重大研究方向;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食品产业集群,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平台,培育引领型新兴食品产业,构建开放高效、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

[责任编辑:常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