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文旅>文化首页推荐>

深大美术设计毕业展搬到网上 艺术教育“云端”探路

深大美术设计毕业展搬到网上 艺术教育“云端”探路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日前,“2020届深圳大学艺术学部美术与设计学院毕业作品展”在雅昌艺术网展出,受到业内的关注。


今年的美院毕业季一改往年的热闹,多数搬到了“云端”。日前,“2020届深圳大学艺术学部美术与设计学院毕业作品展”在雅昌艺术网展出,受到业内的关注。作为雅昌艺术网今年推出的“艺术一夏”高校联盟毕业季的一部分,围绕着“艺术教育遭遇史上最难毕业季”这一主题,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深圳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陈向兵,深圳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美术系系主任张晓东三位业内人士齐聚关山月美术馆,深入探讨艺术毕业生的就业以及艺术教育的问题。

线上展览质量稳定

正在雅昌艺术网展出的“Start X—2020届深圳大学艺术学部美术与设计学院毕业作品展”有着鲜明的个性。Start代表着重新,X则象征着无限潜能,寓意学子们怀着乘风破浪济沧海的豪迈面向美好的未来。

与以往现场的展示不同,今年的毕业展搬到了“云”上。展览采用线上3D展览形式,并与艺维云展、雅昌艺术网、古田路9号等艺术平台合作,以多维度、多视角,全方位呈现多样化的学生作品。这也是自2019年深圳大学艺术学部成立以来首次集中展现毕业生创作成果的“云端”展览。

92位研究生带来的276件作品以及377位本科生带来的1131件作品在云端绽放绰约风采。作品涵盖创意策划、互动装置、多维动画、视觉传达、环境设计、工业设计等多种艺术形式,展览从科研创新、能力发展、思想深度、行动创造、多维视域五个方面阐述对学子的美好期望,进一步与深圳大学“艺术、原创、高端”的文化创意特色相呼应。这些作品勾勒出一个轮廓清晰的深大美术与设计学院毕业季的故事,将疫情时期毕业学子们在创作中的情绪、思考与努力,作为记录的倒影而存留。

深圳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美术系系主任张晓东认为,虽然今年是线上展览,但作品的质量并没有下降,这对于师生们来说也是在新形势下的一种尝试、探索与实践。深圳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陈向兵认为,线上展览的观众覆盖面会比线下实体展览更为广阔,而线上体验的思考也让参与毕业设计的同学们需要为自己作品将如何被呈现作出新的思考。

积极心态应对危机

2020年的毕业季非常特别,盛大的毕业仪式不得不取消,摩肩接踵的毕业展转战线上呈现。艺术类毕业生工作难找,考研竞争激烈,而出国留学变得艰难……面对如此困境,如何应对?

陈湘波认为,虽然今年的毕业季有些难,但我们在危机中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疫情带来危机,但危机中也有新的机会。对于每一个毕业生来说,如何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适应时代潮流,尤为值得思考。”

作为深圳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的院长,陈向兵也切身感受到今年毕业季的严峻形势。他介绍说,往年的毕业展上会吸引很多用人单位来参观,比如服装企业、设计企业来看毕业生作品,看好了作品,会约这个毕业生面谈,了解学生的风格和方向,有的甚至当场可以拍板,跟学生签约。毕业生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设想,就自己的作品跟企业的招聘人员直接沟通,很容易找到自己相对满意的企业。但是今年没有现场展览,只有线上展览,无法有面对面的交流。

在陈向兵看来,疫情的确对今年的毕业生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对整体的就业形势,他表示乐观。“很多学生在择业观念上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一直不断鼓励学生去转变职业观念、转换职业范畴的原因。学生们要相信在自己综合能力提高的基础上,一定有机会的;或者有些学生条件成熟,也有自主创业的可能性。”

试水“线上教育”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大众生活带来的多样改变在这次疫情特殊情况下显得更为突出。线上展览、线上教育日益成为一种趋势。科技的介入,也为艺术展陈和艺术教育的模式带来新的思考。

陈湘波认为,我们做线上展览时会提供很多作品背景的资料、文献,可以让受众更深入地去了解。“通过线上的传播,可以把资讯传得越来越广,引起他们看原作的兴趣。”与此同时,陈湘波也表示,线上展有一个痛点,即无法实现观众到现场看原作的内心感受。“未来美术馆需要云上展、线上展,把资讯传播到每一个角落。但是真正喜欢艺术鉴赏的观众还是需要到美术馆面对面的观看,这也是美术馆存在的意义。”

陈向兵表示,新形势下,疫情也给艺术教育带来深层思考。“教育的确要逐渐放开。线上方式可能会形成主流,以后可能大学的转型也是从这个结点开始。如此一来,就需要我们以更多元、更开放的教育方式以及和更多的社会机构来合作,充分打开办学资源的广泛度。”

他们认为,毕业季把学生从学校推到了社会,也成为一个宽阔、汇集最新艺术信息和社会互动的平台,并为毕业生创业就业提供了多种可能性。虽然今年是不一样的毕业季,但正如此次线上展的名字“重启”一样,重启或许不仅只是重启个人的生活、社会之关联,或许更是重新看待日常事物的一个“启动”。记者 尹春芳


[责任编辑:朱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