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行业资讯频道>文化>文化首页推荐>

阅读新中国七十年的光荣与辉煌

阅读新中国七十年的光荣与辉煌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为了庆祝共和国的生日,本期《新阅读》从新晋出版的图书中精选十本同类主题书作为礼物。

《共和国七十年瞬间》 蒋永清 撰文 钟丽莎 译 中国画报出版社 2019年9月版

《见证重大改革决策:改革 亲历者口述历史》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年1月版

《战上海》 刘统 著 学林出版社 2019年1月版

《改革之路:我们的四十年》 王小鲁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年3月版

《去依附:中国化解第一 次经济危机的真实经验》 温铁军 董筱丹 著 东方出版社 2019年9月版

《中国传奇:从特区到自贸区》 谢国平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年3月版

《国脉:谁寄锦书来》 汪一洋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年5月版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樊锦诗 口述 顾春芳 撰写 译林出版社 2019年9月版

《鏖战》 张新科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9年1月版

《父亲的军装》 徐子建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年7月版


国庆假期已经结束了好几天,我们依然沉浸在欢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喜悦与自豪中。70年的辉煌历程,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庆祝共和国的生日,本期《新阅读》从新晋出版的图书中精选十本同类主题书作为礼物。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在书卷中回首新中国70年的光荣与辉煌。


■ 蓝笑笑


近日刚刚上市的《共和国七十年瞬间》,是中国画报出版社依托《人民画报》的百万图片资源,精心策划并制作的一本中英文画册,不但是新中国七十周年华诞的献礼作品,更有重大的文献意义。本书从人民画报图片库、中国图片社、视觉中国、FOTOE等全国知名图片机构,以及王文澜、于文国、朱宪民等多位著名摄影家的百万图片资源中精选出200余幅图片,用图片语言叙说新中国七十年发展历程。本书的一大亮点是,在图片编辑的过程中突出“小视角、小切口、小人物、小事件”,通过小人物衣食住行几十年来的变迁,从小人物视角反映历史事件,力图用小切口呈现大主题、小人物彰显大精神,用百姓视角讲好“三个故事”。一张照片即是一段历史,不论是重大历史事件,还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点滴,当它们相互交融,凝聚成浩瀚的历史长河,可以称之为一本真正的“国家相册”。


通过《共和国七十年瞬间》组成的“时光隧道”,我们回到了七十年前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岁月。中国现代史、军事史专家刘统的新作《战上海》聚焦七十年前上海解放的历史事件。众所周知,七十年前的上海不但是当时中国的工业、商业中心,也是帝国主义利益最集中的地方,解放上海不仅难度大,对新中国建设的意义也异常重大。本书讲述了1949年5月至1950年5月,没有城市管理和经济运行经验的共产党人如何以强大的理想信念和政治智慧,紧紧依靠广大群众,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战胜一个个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挑战,解放上海、安定上海,将毛泽东的预言 “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变成现实。本书摆脱了传统军史写作的框架,将目光投射到上海解放的全貌,从史料出发,以细节写史,以文学的笔法还原历史的真实,辅以100幅历史图片,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兼具学术严谨性和可读性的原创著作。


新中国建立伊始,除了国际环境与政治局势,新生政权还要面对诸多经济挑战,其中既要应对旧社会延续下来的长期高通胀,又要处置经济发展所内生的新矛盾。《去依附》为著名经济学家温铁军与经济学者董筱丹共同创作,本书详细记录了新中国应对第一次通胀危机的真实经验。新中国第一次通胀危机其实可以上溯到1935年国民政府的依附型货币制改革,到1949年,彼时中国的高通胀已经导致工商业96%左右的资本都在用于投机,要成功治理这场延宕十几年的危机,避免新中国踏进“发展陷阱”,新生政权必须重建经济和金融主权。最终,中国共产党靠土改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靠增量农产品稳定供给压低城市物价,成功吸纳了过量增发的货币,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从而化解了新中国第一次经济危机。


回首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光荣岁月,非虚构作品的叙述与分析固然直观和重要,但若要共鸣读者的情感,并对历史提供主观视角的审视,还是需要文学作品的表达。下面推荐两本以新中国成立为题材的优秀小说。汪一洋创作的《国脉:谁寄锦书来》,是首部以中国百年邮政为背景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名“国脉”语出周恩来为邮政人题词:“传邮万里,国脉所系!”作者通过三名中国早期邮政人的命运,以邮政、工运为线索,串起了五卅运动、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抗战岁月、解放上海等重大历史事件。张新科的《鏖战》是一部全面反映淮海战役的长篇小说力作,作品集中描写了在毛泽东和党中央、中央军委统一领导下,淮海战役总前委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等我党高级指挥员运筹帷幄,60万大军以惊涛之势,围歼国民党徐州“剿总”80万军队的恢宏故事。


著名学者张维为称从1949年到1978年,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发展,为后来中国的崛起奠定了全面的工业基础和社会基础,可说是新中国实现了“三十而立”。而改革开放的四十年,则让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新中国实现了“四十不惑”。《见证重大改革决策:改革亲历者口述历史》辑录的改革亲历者口述文献,是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主持的中国改革资料库中选取,几乎涉及所有中央层面重大改革措施,诸如包产到户、价格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股份制、经济特区、证券市场、分税制等以及《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等重要文件的制定。这些亲历者的口述,有对历史现场的生动描述,有对个人经历的深刻反思,有对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系统总结,为深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提供了丰富难得的第一手资料。


下面的两本书是两种不同叙述方法的改革开放史,《改革之路:我们的四十年》由著名经济学者王小鲁创作,改革开放四十年,作者亲身参与其中,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查,经历了改革多方面的进展。因此,本书可以视为作者以第一视角对过去四十年的改革历程所做的总体回顾。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了解中国走上改革之路的原因、过程、取得的成果、遇到的问题,以及未来的改革方向。资深媒体人谢国平的《中国传奇:从特区到自贸区》,则是以纪实文学深度解读中国特区的读本。作者顺着中国经济特区的发展故事,来到波澜壮阔的历史现场,讲述真实故事和鲜活人物的纪实文体,让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得以明白是什么样的“神奇力量”造就了从特区到自贸区的崛起之谜。本书除了有吸睛的文笔与大量历史细节,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始终站在大历史的角度,不但给读者造就震撼的阅读感受,更能引发我们对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与未来的深刻思考。


历史不但是社会、国家的发展史,也是由一个个普通人的个人历史所组成。最后,我们推荐两本个人历史的佳作。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樊锦诗是唯一入选的文物行业代表。樊锦诗是我国文物有效保护的科学探索者和实践者,长期扎根大漠,潜心石窟考古研究,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永久保存与永续利用作出重大贡献。《我心归处是敦煌》一书中,“敦煌的女儿”樊锦诗首度直面读者,亲述自己不平凡的人生:在北京大学考古系师从宿白、苏秉琦等考古名家的青春求学往事,与终身伴侣、武汉大学考古系创始人彭金章先生相濡以沫的爱情诗篇,五十多年坚守大漠、守护敦煌,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以高精科技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艺术之美的动人故事……本书独家收录了一批从未公开过的资料,展现这位传奇女性的志业与爱情、困境与坚守,深度解读敦煌艺术崇高之美,以及敦煌石窟考古和莫高窟文保事业筚路蓝缕的动人故事。


《父亲的军装》为家族三部曲“家园徐望”的第一部。作者为演员徐静蕾的父亲徐子建,而书中的主人公则是徐静蕾的祖父徐成沄。现年103岁的徐成沄,有着不平凡的人生,他的祖上曾在湖南湘潭盛极一时,后经商失败,家族败落。抗日战争爆发后,家族中有11人先后参加抗战。徐成沄作为军医加入国民党部队,参加淞沪抗战,立有战功,曾获蒋介石签署的嘉奖令。后来,徐成沄退出国民党,参加共产党,随军挺进大别山。在解放战争中,徐成沄亲见赵锡田被俘,还曾为刘伯承医治眼睛……本书作者徐子建并非专业的文字写作者与历史研究者,他在父亲和母亲口述的基础上,遍查两岸档案,寻访故地,跋山涉水,行程上万,正因这些努力,才使一部个人史、家族史,拥有了扎实的史料和浓缩时代的意义。此外,本书在文字上也做到了情感节制,言有尽而意无穷,殊为难得。 


[责任编辑:肖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