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行业资讯频道>文化>展览演出>

骨折愈后,杨丽萍再登舞台

骨折愈后,杨丽萍再登舞台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孔雀之冬》将来深演出

杨丽萍舞台照

杨丽萍几时“退役”?在被问过无数次之后,人们渐渐习惯了这只“孔雀”的不老神话。甚至许多人已经忘记,2018年她已迈入六十岁的事实。然而,3个月前的一场意外,杨丽萍严重骨折,人们一度认为,这一次,她真的要“谢幕”了。但是,11月7日她竟又奇迹般地站了起来,登上惠州文化艺术中心的舞台,翩跹起舞,依旧是全场最耀眼的焦点。演出结束之后,本报记者对杨丽萍进行了专访,听她讲述生命与舞蹈的涅槃。11月23日至26日,杨丽萍将携舞剧《孔雀之冬》来深连演5场。杨丽萍说:“当我跳舞的时候,一切都很美好,尽管我跳得不怎么样。”

“脚伤之后跳《孔雀》跳到想哭”

印象中的杨丽萍永远不知疲惫。她似乎永远不会“退休”。跟她同龄的大多数平凡女性,或含饴弄孙或赋闲在家,打牌、看电视、遛公园。但她却一直在舞台上,燃烧着、灿烂着,如果不是刻意提醒,你很难注意到,2018年,她竟然已经六十岁了。六十岁,还活跃在舞台上,放眼全世界的舞蹈圈,这都是一个奇迹。这一次,她伤了,伤得很严重,坐轮椅、夹拐杖,就当人们以为她真的要退休了的时候,她竟然又站起来登台跳舞了。

“是。医生都说,是一个奇迹!”她告诉记者,《孔雀之冬》的巡演是去年就定下来的,“除非退票。受伤发生在3个月前,排练《春之祭》的时候摔的。我一看,还好,有3个月时间,能跳。”当然,因为受伤,这一版舞剧《孔雀之冬》有很大调整。“最大的变化是我的角色。过去,我是满场飞。现在动不了,只能固定在原地舞蹈。”杨丽萍说。《孔雀之冬》这部作品诞生于3年前,和3年前的版本相比,不仅舞蹈演员大换血,最重要的是,这一次受伤,带给了杨丽萍更多的生命感悟,“跳着跳着就想哭。”

以“孔雀舞”声名鹊起的杨丽萍,很多时候,会被人们看作是孔雀的化身。从少年到中年再到老年,不同的人生阶段跳孔雀,尽管观众看着是一样的“美美美”,但杨丽萍自己明白,孔雀虽然还是孔雀,人却早已不再是少年。“20多岁的时候跳,那像是公主, 像一朵花在春天绽放。到40岁的时候,那就是一种回归,是对生命本身的追寻。到现在,那就是垂死挣扎、涅槃重生。”

说到这一次受伤,杨丽萍直言,就是因为地太滑,自己不小心摔了。 “也是因为年纪大了,骨质疏松。说不老,那是假的,头发也白了,眼睛也花了。腿脚因为天天练,还保持着。但这一伤,灵活度大打折扣。”而说起“退休”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杨丽萍依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新作品《十面埋伏》《春之祭》都是年轻人上,只是这个《孔雀之冬》目前我还跳。”

“跳舞无关吃饭而是一种精神”

舞蹈那么苦,跳了一辈子,不累吗?

或许对普通人而言,舞蹈是挑战身体的极限,是日复一日的枯燥练习,但是对杨丽萍来说,舞蹈就是她的一切。她说:“我不觉得辛苦。相反,当我跳舞的时候,我觉得一切都非常美好,尽管我跳得不怎么样。”但是杨丽萍可是十万里、甚至百万里挑一。如何让她舞团里那些拿工资吃饭的年轻人,不被演出“套路”,不油腻掉呢?对此,杨丽萍很自信,她说:“有方法。”她告诉记者,每年春节,她的家乡都有迎送祖先的民俗,“那个时候要跳舞,但没人会觉得枯燥。”

“其实年年都跳,跳得也差不多,但为什么就不会有人觉得烦呢?那是因为心怀敬畏。”杨丽萍说,“你要把跳舞当营生,自然会觉得辛苦。”她说,她常常跟团里的年轻舞者聊天,告诉他们,在舞台上跳舞要有仪式感。“当年你走上舞台,进入这个空间表演,其实是为了追寻某种精神,这不是一个生存需要。”杨丽萍说,“我们白族教育下一辈,除了讲究言传身教,更重要的是要传递某种精神,舞蹈是一件非常神圣的、精神的事情。”

对杨丽萍来说,舞蹈就是她的一切。她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我的天赋就是跳舞。我跳舞的时候,不仅自己觉得美好,还能与别人沟通。因为跳舞,我获得了现在的福报。”杨丽萍说。更重要的是,在她觉得人生艰难的时候,“舞蹈真的能够化解我。”人的一生能做的事情极其有限,“既然有这个天赋,就不要浪费它。”而舞蹈创作对她来说,又是另一个层次的喜悦。“创作的过程,就像是孕育一个孩子,让它生出头发,长出四肢,让它一天天健壮。”杨丽萍说,“我常常看到自己的作品都觉得吃惊,它怎么这么好?创作的过程非常美好,它不是坐享其成,它让人激动、振奋,激发身体的活力,身心通透,这就会得到一种美好的感受。”

“我的一切都在我的舞蹈里”

杨丽萍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她从云南小山村里走出来,完全依靠自己的天赋和拼搏,创造出一番天地。当市场经济的大潮来袭时,她又创办了民间舞团,自负盈亏,搏杀票房。至今,她的舞蹈团也是国内为数不多能够持续造血的民间舞团。当然,为了舞蹈她也付出了很多。在采访中,她不愿意提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那些故事,但是很愿意分享自己的生命感悟。她感恩今天的所得,珍惜生命,她说,她的一切都在她的舞蹈里。

比如,在舞剧《孔雀之冬》里,有一场两只孔雀的双人舞,“这一段讲的是孔雀到了暮年,与自己的爱人擦肩而过,再度相遇,但是它很平静。这是因为到了生命的终极,已经没有欲望了,它不会再沉迷于凡间的爱恨,它在寻找升华的道路,所以它视而不见。但是,它内心是缅怀的。这是一个很伤感的片段。”对于自己的舞蹈观众是否能真的“读懂”,杨丽萍显得很豁达,“不同的人看到的东西肯定不一样。小朋友关心孔雀像不像,还有的观众说,杨老师的手真软。但是,我的心里是明白的。”

“艺术作品一定要丰富多元。你要给观众很多的东西,他们自己会去体会。”杨丽萍说。虽然这次受伤带来了很大不便,也给未来的舞台表演增加了不确定性,但是杨丽萍还是感恩所遇,哪怕它是一场痛彻心扉的骨折。“感谢伤痛和磨难,它会让你不断地战胜肉体,找到另一种平衡。以前我跳《孔雀之冬》调度很大,满场飞,现在跳,就是不动,只能简单地走一走。但是,原地舞蹈也有好处,它更能进入情绪,让我专注细节。”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责任编辑:高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