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行业资讯频道>文化>头条新闻>

一代武侠小说宗师金庸昨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

一代武侠小说宗师金庸昨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10月30日下午,一代武侠小说宗师金庸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作为迄今为止著作印刷版次及发行量最大的现当代中国作家,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作品的读者。金庸逝世,是中国武侠文学一个时代的真正终结。

一代武侠小说宗师金庸昨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

江湖再无金大侠


版次:B01来源:深圳商报    2018年10月31日


















▲2005年金庸(右一)在深圳读书月“在历史的天空下”活动中与二月河(左一)对谈。


▲14年前,金庸向深圳商报读者问好。

深圳商报记者 魏沛娜/文 韩墨/图

10月30日下午,一代武侠小说宗师金庸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作为迄今为止著作印刷版次及发行量最大的现当代中国作家,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作品的读者。金庸逝世,是中国武侠文学一个时代的真正终结。金庸逝世,也是中国读者乃至世界华文读者共同巨大的损失。金庸文学文化贡献,早已深深根植于华文世界里。昨天在惊悉金庸逝世的哀讯后,深圳商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内地、香港和台湾的几位知名文学评论家。

他的文学成就 早已超越武侠小说

金庸,本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1955年,从事新闻工作的查良镛以“金庸”为笔名,在《新晚报》发表了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声名大噪,此后陆续创作《碧血剑》《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笑傲江湖》等作品;至1972年,他完成《鹿鼎记》后封笔,17年间共创作了15部脍炙人口的新派武侠小说,风靡全球华文世界。此外,金庸还写社评、影评、剧评、围棋史话、文史札记、史论,体现出他对历史、对人生、对文化的深切理解和博闻多识。

“天崩地裂,万古云霄变易书剑齐落;江翻湖泣,一代江山飘摇神人同悲。”在惊悉金庸逝世的哀讯后,现今远在美国的著名人文学者刘再复马上手书挽联,以表哀悼。刘再复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表示,金庸的文学成就早已超越武侠小说,为中国现代严肃文学重要的一脉。“对于金庸的文学成就,我个人以为有三点:一是创造了具有古典韵味的‘金庸白话文’;二是创造了一系列英雄形象系列,尤其是女英雄形象系列,这是中国文学比较缺少的,而金庸小说恰恰补充了这个缺憾;三是贡献了一个韦小宝,其隐喻价值不亚于鲁迅的阿Q,这是很高的成就。金庸作为一个文学天才,展示了他最高的想象力,展示了一个想象中的江湖世界,这是其了不起之处。”

“金庸”二字已为世界华人共同语言

谈及金庸的文化贡献,刘再复表示,在中国现当代作家里面,金庸的读者覆盖面是华文世界里最大的,其小说发行量一亿册以上;“金庸”二字已经成为全世界华人的共同语言,无论走到什么地方,比如西班牙、奥地利、英国、法国、越南、韩国等,大家谈金庸,就谈到一块去了。这是金庸无可争议的两个成就。

在中国武侠文学学会副会长、西南大学文学院中国侠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韩云波看来,金庸小说代表了中国武侠小说的最高成就,也使中国现代武侠小说成为一个高度成熟的拥有自身独立特性并具有经典品格的文学类型。韩云波昨日向本报记者分析指出:“金庸是一位自觉追求思想性的作家,金庸小说的情节设计构成了拥有强大魅力的艺术迷宫,场面具有舞台化效果,将性格刻画和人性表现放到小说的首要位置,既吸收了‘五四’新文学和西方近代文学的深刻影响,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方面形成了多元构成。”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林保淳接受采访时则认为,20世纪是金庸武侠小说的世纪,是千古所未见的文学传奇,金庸缔造了中国文学的新页,不但将武侠小说提升到了文学的殿堂,更展现了武侠文学璀璨的光芒。“金庸的成就,不仅是文学的,更是文化的;不仅是当代的,更是未来的。金庸小说将会是世世代代华人子孙珍视的瑰宝,成就绝不在《红楼梦》之下。”

金庸去世令人扼腕感伤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终于迎来首个英译本,该书第一卷不久前由英国麦克莱霍斯出版社面向全球发行出版。据介绍,出版商将《射雕英雄传》(The Legends of the Condor Heroes)分为4卷陆续翻译出版,而第一卷翻译和出版历时将近6年,英文译名为《英雄诞生》(A Hero Born)。可见,金庸小说在英文世界也逐渐产生影响。

2007年,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刘剑梅曾跟学者Ann Huss编辑一本英文文集,题为《金庸现象:中国武侠小说与中国现代文学史》。“当时我们发现英文世界对金庸实在太缺乏了解了,虽然他在华人世界的影响力那么大,可是英文读者大多没有读过他的小说。由于我父亲刘再复1998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波德分校曾经组织过一场大型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议,专门讨论金庸小说,连金庸先生和他的太太都一起请去了。那次会议开得非常成功,学者们纷纷肯定金庸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贡献,认为他的小说并不只是中国武侠小说,而是富有文化内涵和想象力的文学经典著作。他继承了中国文学的本土传统,开辟了一条不受西方文学传统影响的中国本土文学写作,他的小说语言是反欧化的,他的哲学思想融入了儒释道,并且超越了简单的正与反的二极对立的思维,非常开放和广博。我和Ann Huss选择了一些会议文章,翻译成英文,编成文集,由美国的Cambria Press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出版后,金庸先生特别开心,自己还认真地从头到尾读了一遍。我2012年从美国马里兰大学转到香港科技大学工作后,他还多次请我和家人见面聊天。”刘剑梅向本报记者忆述道。

金庸的文学文化影响,在华文世界无远弗届。正如韩云波所说:“金庸的逝世,意味着中国一个武侠文学大时代的结束。金庸时代所倡导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是中国武侠文学以及中国文化永远的标签。”同样,林保淳认为,金庸作为一代文学巨子的殒落,令人扼腕、令人感伤,更令人不舍。武侠武侠,江湖江湖,怕也只能是惘然的追忆了。“倪匡说金庸是‘古今中外,空前绝后’,‘空前’是无可怀疑的,‘绝后’虽未必见得,但尽管再有金庸般翘楚的作家面世,也不见得能掀起如许强烈的金庸旋风。”林保淳说。



[责任编辑:李慕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