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讯10月18日下午,“第五届汤一介人文奖学金”在深圳大学科技楼三号报告厅颁发。该项奖学金是为纪念我国著名哲学家、深圳大学人文学科奠基人之一、国学研究所创办者汤一介先生,而由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发起,深圳游艇会董事刘德骏捐资于2014年10月设立。
10位哲学专业优秀学子获奖
据了解,该项奖学金每年奖励哲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10人,并且邀请海内外著名学者开设“汤一介儒学讲座”。截至本届(第五届),募集奖学金共计25万元,奖励了50名哲学专业品学兼优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中山大学哲学系冯文达教授(左)与深圳大学文学院景海峰院长(右)
今年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山大学禅宗与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冯达文受邀担任主讲嘉宾,在深大人文论坛上以“回归生活世界的价值诉求——儒学变迁史略说”为题,简述了儒学变迁的逻辑进程。
内地学界一般把宋明儒学区分为“气”学、“理”学和“心”学三大系。而在冯达文教授于1997年撰写的《宋明新儒学略论》中,却把“气”学中宋初周敦颐、张载与清初王夫之、黄宗羲、戴震之学问,分析为两系,又把“心”学中陆九渊、王阳明与阳明后学之泰州学派,区别为两系。他以五系的关联与流变脉络呈现宋明儒学的走向。
冯教授从孔子立足于“原事”、“原情”“原人”引伸出价值理想;战国时期,“原人”的蜕变而有形上学的建立;汉唐宇宙论把价值追求往天地宇宙使人有所归依亦不免备受支使;宋明本体论赋予理以普遍绝对意义更使人价值提升有所凭借却又难免为其异化;降及泰州学,通过消解形上、形下的分立,祈求返回“原本”,从而开启了回归“在一起”的生活世界的先河。
冯达文教授也为现场的听众带来了一个深邃的考问,即:人以自己的绝顶聪明无休止地去进行思想创造,最终却不得不被自己的创造物所役使,所抛弃。人果真需要这样一种宿命吗?
“我们无需编织各种彼岸性的神灵世界。或远离生活本真的形上本体,去抚慰自己的心灵;更不冀求变成各种数字,把自己虚化。”冯教授回归生活世界的价值诉求或许正是解惑之道。(李慕天 通讯员 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