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

宝安

再登央视,宝安学子在伶仃洋畔带您走近民族英雄文天祥……

2022-01-25 22:45 来源:滨海宝安

人工智能朗读:

拥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的宝安

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去年以来

宝安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

联合北京师范大学

打造“宝安诗词文化”系列活动

并与中央电视台共同录制了

《跟着书本去旅行》节目

宝安学子

作为文化传承者、推广者受邀参加

以经典著作中的宝安文化古迹为线索

在“读万卷书”的同时“行万里路”

带领全国观众探寻先辈足迹

感悟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家国情怀

《过零丁洋》(上)

身世浮沉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七百多年前,伶仃洋见证了

文天祥的浩然正气和慷慨悲壮

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

将伶仃洋畔的深圳推到世界眼前

现如今

伶仃洋又见证着新时代的

开拓进取、砥砺前行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片海域

宝安学子登上“湾区之光”摩天轮

远望伶仃洋

文天祥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

写下《过零丁洋》?

宝安学子来到了宝安区的文氏宗祠

去了解文天祥前半段经历

作为文官的文天祥

曾是被皇帝赏识的状元

“辛苦遭逢起一经”的“一经”

说的就是这事

当时风光无限的文天祥

是怎样写下“零丁洋里叹零丁”

这般悲情的诗句?

宝安学子又登上了游船

重走文天祥过洋线

在伶仃洋上寻找答案

从1275年在宁都起兵勤王

到1278年在潮阳战败被俘

四年的时间

文天祥带兵辗转了大半个南宋

却依旧无力改变山河破碎的结局

文天祥眼中笔下的伶仃洋是凄苦的

充斥着一腔悲愤

而如今

超级跨海工程——深中通道

如鲲鹏展翅飞跃伶仃洋

它的建成将为粤港澳大湾区的

互联互通带来巨大改变

伶仃洋不仅见证了古时文天祥等名将

为了国家人民舍生取义

也见证了今日无数建设者

为了便利海上交通,劈波逐浪

《过零丁洋》(下)

丹心汗青

宝安学子通过烧制、书写的体验

完成汗青实验性制作过程

切身了解千古名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中“汗青”的含义

接下来

宝安学子来到了凤凰村

为文天祥后人修建

这座古村犹如陈年古墨

被完整保存下来

在深圳这片寸土寸金的土地上

古村与周围的现代化高楼相映成趣

在文天祥的第27代子孙带领下

宝安学子

游览凤凰村的一砖一瓦

这座拥有600多年历史的文氏大宗祠

总面积达1100平方米

是深圳七支文氏后裔

集中供奉文天祥的总祠、祠堂

不仅承载着文氏后人生活的点点滴滴

也随处承载着文天祥的正气精神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文天祥狱中所作的《正气歌》

是他一生的精神写照

这股横亘于天地间的浩然正气

不仅在文氏后人中代代相传

也给宝安这片土地留下了

宝贵的精神财富

斯人远去,风范长存

七百多年的漫长岁月过去

文天祥的忠义形象和不朽精神

仍在数量众多的文氏后人心中

在宝安这片沃土上熠熠生辉

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

从四面八方汇聚到深圳的奋斗者

在这里创造新的传奇

最后

宝安学子在大湾区之声

用自己的声音

表达对文天祥的纪念和缅怀

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原视频

以诗词教育为切入口

挖掘、传承、推广好优秀传统文化

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

与北京师范大学

还将联合打造三项精品活动

调动全区中小学生

通过多种形式领略诗词文化之美

提升学习古典诗词的积极性

进一步激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三项精品活动

文化名家进宝安

邀请北师大专家教授、央视诗词大会幕后团队及优秀选手走进宝安,开展与诗词文化相关的主题讲座,揭秘诗词大会制作幕后,分享参与诗词大会的心路历程。

“宝安诗词大会”活动

宝安诗词大会初评阶段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参赛组别分为小学组和初中组。整个诗词大会的题库设计充分考虑学生学情,选取优质诗词,同时结合深圳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地位和建党百年的主题。

诗词研学

传统文化主题研学(奉节)

奉节古称“夔州”,是中国诗史绕不开的文化地标,中国最为顶级的诗人都曾在这里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组织宝安诗词会获胜选手参与研学活动,“在诗发生的地方学诗”,在“中华诗城”奉节走进中国特色的世界文学殿堂,领略雄奇壮美的自然地理奇观,饱览绝世美景,朝圣历史文化名人,在“游”和“学”中感受自然,了解历史,学习知识,提升能力。

责编 / 李庭新

编辑 / 蔡璨

校对 / 高崇文 胡洁贞

来源 / 央视影音 宝安教育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2021,感谢每一位全力以赴的宝安人

2021,在头版读懂宝安!

你好,2022!

你好,我是宝安,这是我的新名片!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