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

龙岗

分享 | 做书40年,吕敬人的社会化设计教学实验

2022-01-21 18:26 来源:大芬油画村

人工智能朗读:

展厅入口

2021年11月12日,“书艺问道——吕敬人书籍设计40年”展(深圳站)于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正式拉开帷幕,这是继2016在韩国坡州、2017年在北京、2018在上海之后,时隔三年吕敬人书籍设计大展再续盛事。

吕敬人

吕敬人先生是当代中国书籍设计观念进步创新的领军者,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弘扬中华书卷文化和推动中国书籍艺术走向世界的积极开拓者。他的作品得到业内的高度评价并获得国内外的诸多奖项,曾两度获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奖、14度获得“中国最美的书”奖、3度获得中国出版装帧设计政府奖还有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览大赛的金银奖等诸多奖项;他的工作还得到了国家和业内的肯定,获得奖章和勋章无数。

书艺问道吕敬人书籍设计40年深圳展(摄影:黄伟钊)

日本著名书籍设计家、设计教育家杉浦康平先生评价道:“他充满东方温情的设计和别具说服力的论证,对中国年轻一代设计师产生了很大影响。”作家张抗抗也曾经评价他:“在虚幻浮浪的网络时代,那些实在而美丽的书籍,正在为我们的生活悄悄补充着一丝可触摸的诗意。”

1000多册作品

呈现当代中国书籍设计进步的轨迹

剪纸的故事

本次展览展示了吕敬人先生从事书籍设计40年以来具有代表性的设计作品400多件、1000多册,完整呈现了吕敬人先生的书籍设计观念与思想。同时,梳理出经历了活字铅印、平板胶印到数码时代中国印刷技术进步下的创作历程,以及吕敬人先生“从装帧到书籍设计观念转换”学术思想的演变,展现出他对“承其魂 拓其体”中国传统书韵与当代审美相融合的理念追求。吕敬人设计的作品从另一个侧面可以反映出当代中国书籍设计进步的轨迹,触摸改革开放后中国设计观念与手段行进中变化的脉络,感受这一代中国书籍设计家与时俱进的创作愿望和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体现他在四十年书籍设计历程中“书艺问道”的求学态度,以及他 所探索的设计哲学和审美意识,一步一个脚印。

子夜

中国记忆 正文

本次展览分四个部分:“传承创新 现代语境”“从装帧到书籍设计观念的转换”“不空谈形而上之‘大’美,不小觑形而下之‘小’技”与“社会化设计教育的探索”,其中“社会化设计教育的探索”是本次深圳大展新增加板块。“传承创新 现代语境”版块,展出了《朱熹榜书千字文》《周作人俞平伯往来书札影真》《食物本草》《西域考古图记》《中国大史记》《赵氏孤儿》与《最后的皇朝》等数十部吕敬人先生代表

性作品,展现了吕敬人先生对中国古代悠久的书籍设计艺术和丰厚的书卷文化的法古创新思想,也是吕敬人先生作品中“不摹古却饱浸东方品位,不拟洋又焕发时代精神”思想的集大成部分。

灵韵天成

中国记忆

“从装帧到书籍设计观念的转换”版块,展出了《生与死》《家》《赤彤朱丹》《黑与白》《书籍设计四人说》等代表作品,以及《中国民间美术全集》《中国美术全集》《中国现代陶瓷艺术》《敦煌石窟全集》等众多大型套书与丛书作品,是吕敬人先生从铅印是走向数码时代的长期书籍设计实践之中的观念转换与思想进程的代表作品,也是呈现他“从装帧到书籍设计观念的转换”的最佳写照。

美丽的京剧

“不空谈形而上之‘大’美,不小觑形而下之‘小’技”版块。展出了《梅兰芳全传》《范曾谈艺录》《怀珠雅集》《美丽的京剧》《诗韵华魂》《刘宇廉的艺术世界》《中国记忆》《怀袖雅物——苏州折扇》《忘忧清乐集》《杂碎集》《剪纸的故事》《书筑——历史的场》等众多作品,是吕敬人先生探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空谈形而上之“大”美,不小觑形而下之“小”技。追求书籍造型与神态、美学与功能、艺术与技能的和谐统一的设计思想的代表作品。

怀袖雅物 特装展开图

吕敬人社会化设计教育的实验探索

书艺问道吕敬人书籍设计40年深圳展

吕敬人先生从中国青年出版社任职时期到自己创立吕敬人工作室时期,不断有各地的美术编辑和设计师前来学习,有的甚至长达一两年;在他担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时期,更是育人无数。诸如当下书籍设计的诸多重要设计师莫不是受其亲炙或受其重要影响,如吴勇、刘晓翔、小马哥、朱赢椿、赵清、韩湛宁、杨林青、姜嵩、周晨、张国梁、何明、马仕睿、郭瑽、李旻、李让、叶超等等,成为当下中国书籍设计的核心力量,甚至老一代著名书籍设计家速泰熙先生也一直强调自己深受吕敬人先生设计思想的影响。

书艺问道吕敬人书籍设计40年深圳展

在他自2012年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退休以后,有感于国内书籍设计教育的局限,他便创立了“敬人书籍设计研究班”,由享誉国内外的书籍设计艺术家共同授课。致力于当代中国书籍设计艺术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关注国际信息载体发展潮流,成为该领域新设计论的探索者与实施者。研究班以“书籍设计”的“3+1”内容(装帧、编排设计、编辑设计+信息视觉化设计)为教学重点,通过授课、学术讲座、workshop、研讨互动、手工书工作坊,国外考察等多种教学方式,探索新的设计教学方法。开拓书籍设计视野,更新专业设计理念,丰富设计语言与语法,提升实际创作能力,探索新的设计教学方法,重新认知书籍未来多媒体时代的价值功能和发展方向。

“书艺问道——吕敬人书籍设计40年”展展出书籍

“书艺问道——吕敬人书籍设计40年”展展出书籍

自2013年1月“敬人书籍设计研究班”第一期开始举办以来,学员来自中国各地,以及新加坡,学员有艺术院校的老师、出版社美编(设计师)、社会自由设计師、设计公司总监、撰稿人、编辑、印制业技术人员等,研究班每期邀请国内外的优秀设计师就书籍设计的观念更新和设计方法论进行了教学和实践,并对书籍设计“专业再教育”进行了社会化设计教育的实验性探索。每年一月、七月(为方便高校教师参加,特设定大学寒暑假期间)开课两期,至今已举办了十三期,共有552名学员参加了学习。研究班受到书籍设计界和出版业以及全国诸多专业院校的广泛欢迎和好评,培养了许多优秀的设计师,诸如:穆振英、刘运来、张晓栋、张志奇、白凤鹍、孙晓曦、曲闵民、李瑾、尹琳琳、郭蕾蕾、李宏庆、张申申等等,他们在设计实践中获得包括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中国最美的书”在内的国内外各类赛事大奖,成为当下中国书籍设计源源不断的新锐力量。

“书艺问道——吕敬人书籍设计40年”展展出书籍

“书艺问道——吕敬人书籍设计40年”展展出书籍

“书艺问道——吕敬人书籍设计40年”展展出书籍

吕敬人先生特别重视学员的社会化程度,综合目前举办的13期学员大致构成:社会独立设计师 39%,出版社美编 21%,大学专业教师 15%,文化企业等15%,学生10%;地域构成:北京地区47%,各地及海外 53%。平均年龄 33.15 岁。吕敬人先生认为,这些具有相当设计基础与编辑思维的学员,通过完整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不仅成为具有较强观念更新和设计方法论,更能推动和引领中国书籍设计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如第一期学员、复旦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陈耀明认为:“敬人书籍设计研究班在高等艺术院校和社会优质资源的整合上取得了突破,它对于现行体制下教师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引发我们对于高等艺术院校人才建设途径的思考。”第二期学员、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审尹岩:“研究班讲授关于书籍的设计,无论是方法论、制书工艺还是表现形式,对我而言都是崭新的开始。对之前的设计观念有了反思和转变,让我在一个全新的观念之下重新审视自己从事的这份工作。研究班的学习对我今后的工作甚至是出版社的设计机制,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书艺问道——吕敬人书籍设计40年”展展出现场

“书艺问道——吕敬人书籍设计40年”展展出现场

吕敬人先生特别关注国际设计与信息载体发展潮流,除了他自己和国内多位著名设计师前来作为主讲教师授课外,每期还邀请两位国际著名的书籍设计师来中国授课,主任著名书籍设计家伊玛·布、乌塔、中垣信夫、铃木一志、安尚秀、乔纳森、罗伯特、祖父江慎、松田行政、白井敬尚等等,这些国外的设计师在授课之余,也对敬人书籍设计研究班的授课与学习感动震惊,日本著名设计师秋山伸特地在全球著名的设计杂志《IDEA》撰文介绍。他在文中写到:“研究班从中国各地聚集了不分专业的,求知欲旺盛、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在我演讲过程中,学生们一边积极地做着笔记,一边热情地拍摄投影屏幕的图像。最后的答疑环节,学生们积极踊跃提问,这在日本是很难见到的场面,即使演讲结束了,学生们也会来提问,有着不可思议的亲密感。学生们是一种不卑不亢的态度,是饱含尊敬的同时像朋友般自由的状态。”

秋山伸在文章最后写到:“中国的书籍设计,艺术性极高的作品有所诞生,但仍处于一种非普遍的状态。但是通过“敬人书籍设计研究班”的学习模式能看出,(经过)动手制作和装帧、编排设计(typography)到编辑设计三位一体的教育生产模式培育后,设计和编辑整体高质量的书籍在不断增加,中国的书籍设计正在向欧洲的价值权威发起挑战,今后一口气在世界的舞台中脱颖而出也有可能。”

来源:艺术与设计

文:韩湛宁

图:吕敬人、黄伟钊

大芬美术馆

大芬油画村文化发展中心

唯一官方公众号

- E N D -

欢迎转发至您的朋友圈

长按识别二维码可以关注我们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