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

南方教育时报

前沿 | 加强职教类型特色 培养专业技能人才

2022-01-20 15:04 来源:南方教育时报

人工智能朗读:

□ 王世豪 (深圳市龙岗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编者按

盘点2021年教育新闻,职业教育是常见的热词。在国家层面,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于2021年4月召开,明确了我国职业教育未来发展方向;在地方层面,深圳职业教育成为全国典型,教育部、广东省宣布将共建深圳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支持深圳率先完成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格局。

如何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国家近年来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推进职业本科教育,打通职校学子学历教育上升通道,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正在进行本科专业建设。另一举措是突出强调产教结合、双元育人,培养真正适应现代产业的技术人才,龙岗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探索。本文作者作为龙岗二职党总支书记、校长,对职业教育当下和未来发展有着自己的思考。

中国职业教育体系正在逐步完善

长期以来,困扰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问题是学历教育天花板较低。学生从职业学校升入大专院校后,难以在职业教育方向上继续深造,让很多家长对职教产生了偏见,不愿孩子进入职校学习。针对这个问题,国家近年来一方面鼓励职业院校开设本科专业,探索研究生教育,努力打通职校学子的学历上升通道;另一方面开辟职普融通途径,为学子们提供多样化选择机会。目前,国家正在进一步将职业教育体系融入整教育体系之中(见图表)。

中职教育是职教起点

从教育体系图表中可以看出国家正在加快构建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贯穿中职教育(一小部分地区从初等职业教育起步)、高职高专、应用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含专业硕士、专业博士),为中职学子开辟了一条全序列全链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之路。与很多人对职业教育的刻板印象不同,当前中职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的起点,而绝非职业教育的终点。也就是说,学生就读中职,绝不意味着毕业即就业,与就读普高的学生一样,他们也拥有畅通的学历提升渠道。

职普融通促人才成长

在国家的设计中,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仅都有畅通的“升级”路线,两者还可相互打通:中职和普高可以相互融通;中职毕业生也可以考取普通本科;高职高专毕业生可以通过“专升本”的途径进入普通本科院校;应用本科与普通本科之间可以相互融通;应用本科毕业生也可以考取学术型研究生。这五条融通路径,对广大学子来说就是变换“赛道”的机会——中学阶段选择普高或中职并非决定未来的选择,根据自身在不同发展阶段具备的兴趣爱好、专长特征,学生可以适时做出调整,走上适合自己的成长成才道路。

未来社会需更多专业人才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但同等重要的教育。当前,社会发展越来越精细化,各行各业都需要专业人才力量的支撑。例如,培养医生需要专门的医科教育,培养教师需要专门的师范教育,这些都带有职业教育的特征。从这个角度来看,在职普融通的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对培养专业性人才有着独特优势。

对广大家长和学生而言,不必强求在普通教育的独木桥上前进,根据个人智能特长、兴趣爱好去选择中职或高职学校就读,同样有多样性的美好未来。

办出类型特色是职校发展的方向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同等重要的两种类型教育。以往,普通教育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当下及未来,促进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已成为一项长期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职教人,最重要的工作是办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用亮眼的办学成绩增强学校吸引力。为此,职业教育学校就必须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围绕“五个对接”,即“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基本要求,不断探索实践“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双元育人”的办学体制机制。

产教融合促进职教发展

产教融合,即产业与教育的融合发展,而且是产业在前、教育在后,产业是主导的、教育是因变的,产业是需求方、教育是供给方。这要求职校,在专业设置上时刻关注人才市场的需求,动态调整专业;在技能培养上启动并积极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针对专业建设,学校成功申报了《在推进深圳职业教育高端发展背景下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中职专业群设置的实践研究》省级课题,以期通过研究不断探索完善学校的专业布局;面向技能培养,学校已经启动了4批共7个1+X证书试点项目,实践产教融合模式下的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推进教学改革

校企合作,即学校和企业紧密联合开展人才培养。职校最重要的教育功能是培养有社会需求的技术人才,因此教育教学中理应与一线企业保持紧密联系。这方面,龙岗二职主动结合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方案,深入推进“三教改革”。

一是教师。为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龙岗二职建立了专业教师定期下企业锻炼制度,同时聘请企业能工巧匠和管理精英到学校兼职或全职任教。目前,学校专业教师“双师型”比例达87%以上。

二是教材。学校强调和鼓励校企合作共同开发适合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专门教材,近三年来一起开发、公开出版教材6本,涉及动漫、会展、酒店管理等专业。

三是教法。学校全面落实企业见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的“工学结合”培养过程,通过实施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工作任务驱动法等形式的教法,培养学生一线工作能力。以顶岗实习为例,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龙岗二职2021届毕业生95%以上均完成了4个月以上的对口合作企业顶岗实习任务,拿到了规定的实习学分,顺利毕业。

双元育人共同培养人才

双元育人,即学校和企业双主体共同育人,克服以往校企合作育人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头热一头冷”做法,通过校企集团化办学、企业订单班、“校中企、企中校”等模式,围绕行业所需的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几年来,龙岗二职主动与签约的头狼电商、大地动漫、爱尔眼科等70多家合作企业紧密对接,建立完善了双元育人长效机制,共同培养能力过硬、企业所需、发展潜力较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十四五”期间,学校计划引入知名眼镜品牌企业、餐饮连锁企业、高端IT企业等进校设立经营场所,开展“校中企”育人实践探索。

未来中国教育发力点在职业教育

毋庸讳言,由于历史原因,社会上长期存在“重普教轻职教”思想,导致一些职业学校陷入困境,而这反过来又降低了职校的声誉。一些家长和学生认为职业教育是兜底的教育,有“上不了普高才读中职”的想法。

当前,国家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使我国整个教育体系更加完整、科学,可以说是一次对人才定位的再认识、对人才培养的理性回归,也预示着未来中国教育的发力点在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创新、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上水平的重任。国家反复强调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这三个层级,就是未来技术技能人才专业成长的路径。

随着社会进步,技术人才的作用愈加凸显,通过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未来职业教育的前景必然是一片光明。

编辑 | 武堂明

新媒体编辑 | 黄秋碧

每天更新教育资讯

了解更多教育相关话题

-扫码下载深学-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