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行业资讯频道>金融>公司资讯>中信银行>

中信银行融合互联网基因 谋局消费金融领域

中信银行融合互联网基因 谋局消费金融领域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搭上互联网金融浪潮的头班车并不能挽救商业银行逐渐乏力的赚钱能力,在互联网时代,客户对于金融服务易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将银行过去多年来累积的风控能力与互联网基因相融合,成为中信银行接下来布局的重点。

在互联网金融以“宝宝”产品捕获了草根投资者的青睐之后,消费金融领域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也迅速展开。2014年2月,京东金融内测白条业务,成为互联网金融布局消费金融的领军代表。2015年4月起,白条打通京东体系内的O2O(京东到家)、全球购、产品众筹,并逐步覆盖了租房、旅游、装修、教育等领域,为更多京东商城外的消费者提供信用贷款。同年8月,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与京东金融跨界合作,推出中信京东白条联名信用卡——“小白卡”,成为了又一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基因融合的成功案例,并创下了100天时间内100万用户申请的纪录。

相较于“小白卡”的辉煌成绩,外界可能不知道的是,双方之间的姻缘始于中信银行的主动追求。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当初萌生与京东金融合作的想法是在2015年初,当时白条虽然上线时间不久,但京东集团作为国内领军的B2C电商平台,不管是从总客户数上还是交易场景上,都是跟银行信用卡强关联的,正是基于这一考虑,中信银行网络银行部开始与京东金融接触,进行业务洽谈。

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远在深圳,京东金融总部位于北京,为了尽快达成合作,该行信用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多次往返于北京和深圳之间,对方也感受到了中信银行的开放心态、合作诚意和工作效率。幸运的是,京东金融也有意与银行展开业务合作,在1个多月的密集沟通之后,双方达成了合作共识。

合作牵手仅是第一步,随后中信银行与京东金融进入了长达3-4个月的产品打磨阶段。虽然银行信用卡中心与企业发行联名信用卡的案例有很多,但“小白卡”是个完全不同的挑战。

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对于中信银行来说,“小白卡”的真正意义在于将银行与互联网企业的优势融合。银行过去多年累积的用户数据、风控能力都是金融信用;而京东手中数以亿计的用户画像则属于商业信用,合作的关键在于双方能力的打通,包括数据的开放、场景的开放和风控能力的共建等,另外在信用卡权益、一卡双账户、双额度等诸多方面的细节也经过了多次沟通打磨。

如今,小白卡模式已经成为了京东金融与银行业合作的范本,今年3月,京东金融又与光大银行联合发布VISA版小白卡;5月,京东金融宣布升级银行合作体系,围绕小白卡的成功经验和白条的品牌战略,提升白条品牌能力和服务标准。

在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的时代,一些企业追求跨界是出于“导流”渠道的功利考虑,而未顾及互联网公司的切身需求。对此,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直言,只有愿意共享客户、共享收益,才能真正与互联网跨界融合。当然,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这是“拿自己的利润动真格”,在团队内部也曾有过一番辩论和纠结。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总裁吕天贵也坦言,这种合作模式并非一蹴而就,作为传统金融跨界融合的探路先锋,其团队也不断试错、迭代,慢慢摸索出一条“接地气”的融合路径。(通讯员 蔡奕臻)

[责任编辑: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