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行业资讯频道>艺术>焦点>

用影像重现深圳拓荒史

用影像重现深圳拓荒史

分享

近日,“拓荒精神 薪火相传——纪念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35周年主题摄影展”于越众历史影像馆开幕。


版次:A15来源:深圳商报    2018年10月09日


1982年春的某个早晨,原深圳火车站北站,周顺斌记录下两万基建工程兵奉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南下深圳的历史性场面。(周顺斌 摄)


1984年,周顺斌在红岭大厦施工工地拍摄的《升》,后来获第十三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金牌奖等奖项。(周顺斌 摄)

深圳商报记者 梁瑛

深圳第一座高楼电子大厦是怎样建成的?深圳第一条主干道深南大道是如何开通的?深圳最早的排水管道是如何埋下的?在今天的现代化大都市背后,曾经有一个怎样的深圳?近日,“拓荒精神 薪火相传——纪念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35周年主题摄影展”于越众历史影像馆开幕。近130幅老照片,辅以政府文件、媒体报道、相关出版物、纪录片等文献资料一一展出,把观众带回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

本次展览由深圳市拓荒史研究会主办,深圳市慈善会·关爱深圳拓荒牛专项基金支持,深圳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段亚兵与越众历史影像馆策展人孙粹联合策展。

深圳,曾经这样荒凉

“一辆长长的列车停靠在火车站,背着背包、提着行李的军人排着队走在列车旁的铁轨上……”本次展览就从这张照片开始。这是1982年春天的一个早晨,先期到达深圳的周顺斌接到迎接部队军列的任务。他背上双镜头120的海鸥相机,一早就来到原深圳火车站北站。天刚亮,下着小雨,一辆经过几天长途跋涉的军列(闷罐车)已经停靠在北站。部队从东北过来,战士们穿着棉衣棉裤,排着队,沿着铁路沿线向集合点走去。尽管天气不好,相机拍摄速度很慢,周顺斌仍然没有放弃这次拍摄机会,举起相机按下快门,记录下两万基建工程兵奉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南下深圳的历史性场面。

从1979年第一批军列开进深圳到1983年的四年间,先后有100多辆军列从四面八方开赴深圳,将基建工程兵两万人运入鹏城,参加深圳特区建设。周顺斌1981年来深,是先遣部队的新闻报道员。“上午拿到相机,下午就去拍照了。”此前从来没有用过相机的他买了一本书,用一个中午的时间学会了怎么装胶卷,怎么按快门,从那时起,相机伴随了他38年。

当时的深圳,人烟稀少,满目荒凉,百废待兴,开篇艰难。周顺斌回忆说:“当时这里地方偏,又是边防禁区,一般人来不了。接到命令,我们在地图上找了好久,才找到这个边远的角落,到了这里才发现这么荒凉。”边陲小镇一下进入两万官兵,吃住行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没地方住,只能搭竹棚,老鼠、蛇、蚊子到处都是,下雨的时候,鞋就在床下漂来漂去。没有水喝,吃水要打水井,做饭就用三块石头垒个灶。天气炎热,很多战士得了皮肤病。有一次台风来了,把竹棚的屋顶掀翻,战士们就在水里泡了一天一夜。”

他们,是深圳拓荒牛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两万人艰苦安家、艰苦创业、艰苦奋斗,开山填沟摆战场,荒原竹棚扎营盘。开启了世界城市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这支队伍建成了深圳第一栋高楼——深圳电子大厦等高层、超高层建筑上千栋;参加了福田中心区、深圳机场、盐田港码头等众多项目的施工;完成了深南大道、北环大道、滨河大道和深圳体育场馆、市民中心、南山高新区、西丽大学城、人民医院等基础公共设施、文化教育项目的建设。

1983年,由于基建工程兵建制撤销,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将两个师官兵调入深圳,集体转业改编为深圳市的施工队伍。当年的9月15日是深圳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的日子。从此,深圳有了一支当时规模最大、政治素质最好、技术力量最强的建设施工队伍。

深圳的每处土地上都有官兵们洒下的汗水。他们和其他的创业者们一起,让深圳的高楼像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让这座城市不断长高,最终成为国际知名的大城市,他们是深圳特区最早的建设劲旅,也是真正的深圳拓荒牛。

影像,见证一夜城奇迹

本次摄影展以“拓荒精神 薪火相传”为主题,旨在通过直观的影像作品以及文献记述回顾这段被遗忘的拓荒史。参与本次展览的五位摄影师分别是周顺斌、马树华、杨洪祥、刘对现、赵青,前四位均为基建工程兵出身。

在他们的影像记录中,观众可以一点一滴还原当年的深圳面貌。一张撬动大石的照片告诉我们,当年的深南大道上,从上海宾馆到南头检查站,都是这样的石头山。一张职工们坐在地上考试的照片告诉我们,当年的深圳,连一间像样的考场都没有。

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周顺斌指着一张战士匍匐在地上喝水的照片告诉记者,特区初创时期的艰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台风揭去了栖身竹棚的屋顶,大火烧毁了简陋的家园,这些都未能动摇建设者的意志。渴了,战士们就喝沟中水,累了就地小憩一会再干。

他还记得,刚到深圳没多久,部队就接到了疏通、覆盖新园排污沟的任务。这条位于今天东门老街的水沟,沟长1650米、宽6米,淤泥深2米,明为排洪沟,实为排污沟,臭气熏天,被人戏称“龙须沟”,路人都绕道而行。部队指挥所决定,由2连、3连、6连分段施工,一个月完成任务。任务下达后,参加连队顶着臭气,不怕蚊虫咬,用锹挖镐刨,竹篮抬,抽水泵不够,就用脸盆和水桶装提污水污泥。班长杨跃轩、副班长黄友运和6名战友晕倒在现场,但施工仍在进行。一个月的任务,提前5天完成,明沟变暗渠,暗渠上建成了环境优美的广场和道路,这就是后来的新园路。

退休后的周顺斌正在整理多年来记录深圳的影像资料,从第一条路、第一栋楼到第一个商场、第一个火车站,影像记录了一个城市奇迹般的成长史,在这些钢筋水泥的森林背后,最不应该忘记的正是那些默默无闻的城市建设者。



[责任编辑:李慕天]